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!{:6_176:} |
总的来说,学生能做到动手组编邮集就是好的开始,随着邮品的增多,邮识的提高,相信他们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,离优秀不远了。 |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 |
本帖最后由 云江邮人 于 2013-5-9 16:41 编辑 总的叫一片邮集,评选出来的比较好的一片邮集要给以表彰,总要给他一个称呼吧。怎么称呼好?矮子中挑高个,“优秀”是相对的。我想不必太较真了。只要学生们通过这次活动,接触了集邮,了解了邮集的制作方法,如何提高是以后的事了。不是我们能决定的。 |
就叫“自制一页邮集”好了,鼓励孩子们动脑、动手,循序渐进,不断提高。 |
学生搞集邮,先攒邮品(邮票),积累素材,再学组集。有的人集邮一辈子也没组过集,好在现在有了“一片邮集”,让孩子们学着组集。其实一片也不简单。尤其邮票,装护邮袋,裁衬纸,编排,文字。。。那点都要细心、耐心,所以孩子们能做到这样就不简单了,那是处女作啊。不说我们集邮多年,也不见得能搞出个像样的一片来。 这几片有个通病是,每枚票下应注说明(票名即可),可以打字粘贴。邮集要“讲故事”,就得文字说明。还缺封片戳等邮品。 集邮,动手就好。从一片到一框,三框,五框,循序渐进,总会出成绩的。 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! |
万事开头难,起步就好 |
汪老师:确实,这些学生的作品,绝大部分都很粗糙,需要再加工,称不上优秀。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制作一片邮集的初衷是:让学生了解集邮,知道一片邮集的制作方法,为他们今后参与集邮活动奠定基础。所以,我们一般一次组织1-2百人参加集邮知识讲座,指导他们制作一片邮集。除了少数几位同学在有集邮的家长辅导下,做的较好外,其他都是同学们在课余自己独立完成的。都是比较粗糙的。然后进行评选,评选出20--30片比较好的作为“优秀一片邮集”予以表彰,以激励其他同学。当然,这个“优秀”是名不副实的,但习惯都是这样称呼,没有一个更贴切的称呼。 |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少年集邮网 ( 沪ICP备12040554号-1 )
GMT+8, 2025-5-12 10:31 , Processed in 0.093229 second(s), 11 queries , File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